发布时间:2022-10-27 02:58 已有: 人阅读
为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促进区域交流学习,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配合调研,推动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委托“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开展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申报、专家遴选等环节苏州高新区第五初级中学校《云端学校:智慧教育新样态的实践与思考》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近年来,随着苏州高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迅速推进,2020年苏州高新区时空云平台成功入选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区域,高新区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的高地。区域内建设成的苏州高新区智慧教育时空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脑科学、人工智能、现代制图、泛媒体等前沿科技,建构成了基于网络、数据的交互式学习和协同化管理的新型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以学科地图推动着教学模式的全新变革,以教育全息地图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数据区域学情的系统分析,实现个性化学、针对性教、精准化管,达成数据治教、数据治校、数据治学之目的。 目前,苏州高新区基本形成全新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信息系统、资源实现优化整合与共享以及系统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打通数据孤岛,逐步建立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助力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满足“后疫情”时代要求,走创造性现代化办学之路,新区五中加强软、硬件投入和平台搭建,打造智慧化的校园、现代化的云端学校。通过构建以数字化教学为主的云端课堂,探索融通式的智慧教育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整合教务管理、学业管理、资源管理和课程管理,探索出智慧教育的云端管理模式;通过实时的优课展示、丰富的线上德育资源,促进高效的家校互动,探索全息、新型的家校协同服务模式。以构建云端学校为基础,促进智慧化学习环境的塑造,探索智慧教育的新样态。 云端课堂:探索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以教师云上智慧教研为起点,打造数字化的云端课堂,助力学生以云端学习,实现高效学习。智慧教研模式:制定线上三次备课制度,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学校优质校本资源库,促进教师成长。智慧教学模式:运用智慧平台,将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联动“虚拟教室”与真实课堂,打破时空限制,促进学生发展。智慧学习模式:探索学生的智慧学习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自主个性化。 云端管理:探索智慧教育的新型管理模式。线上监课巡课:通过线上平台,教学管理部门可在线实时监测教室课堂情况,通过数据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状态,为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持。云端听课评课:通过自创的“钉钉”宜搭平台的巡课系统,可对课堂情况实时记录,系统后台实时智能精准分析,生成巡课详细报告,从而更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实时监控。线上资源管理: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化资源库学科全覆盖、标准统一、种类丰富。云端课程管理:依托“苏高新教育时空云”平台,学校自主建立了“融通”交互平台,打造学校特色课程资源。 云端服务:探索智慧教育新型家校德育模式。ClassIn走进家长群,实现课课公开可视化:运用智慧平台,教师可同步录制课堂教学,实现实时的课堂展示。学生回家后可以回看重点、难点,扩大课堂容量,家长们也可以实时了解学校教学和孩子的课堂表现。同时,让教师进一步审视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家校合作,合力推进学生们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实现德育资源丰富化:教育信息化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也为德育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和方法,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方面,学校德育搭乘了信息技术的快车,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效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德育”线上模式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德育之路。基于学校各媒体平台的宣传,实现德育的潜移默化:通过学校门户网站、校内各大数字宣传电子屏及校园信息景点,以数字化的文化介绍和展示,向师生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校园文化得到积淀和传承,彰显信息化的魅力。 通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在云端学校创建探索上已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建立“五中资源库”,教师既可以下载平台的优质资源,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实现了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校打造“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优化教育管理能力,多层面、全方位的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一步创新教育评价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