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发力“数字引擎”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核心区”

发布时间:2022-11-10 19:17 已有: 人阅读

  不仅于此,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紧接着正式落地揭牌成立,中心由海康威视牵头建设,聚焦智能物联领域,为滨江区块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数字产业腾飞再添硬核力量。

  此外,滨江全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加快建设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区内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6个产业创新研究院能级,上线浙江省首个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地浙江省首家芯片全要素检测分析实验室 ,推动构建“ 1+ 2+ 6+N” 高端创新平台体系。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必将为滨江区块数字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引新服务 数字贸易加速发展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正加速重构全球价值链。

  滨江区块把大力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作为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服务贸易发展位居浙江省前列。

  今年3月,滨江区入选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浙江中医药大学入选第二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8个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其中4个在滨江,总数浙江省第一,覆盖文化贸易、数字贸易、中医药、知识产权等领域。

  依托全区知识产权服务发展基础,滨江区块率先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工作,上线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落地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同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技术和知识产权服务出口为导向,鼓励辖区内新华三、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以技术和文化进出口合作为基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领域“数字+服务”一体化出口能力;另一方面,将优质的知识产权第三方服务机构“引进来”,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已集聚200多家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发力数字文创,寻找新增长点。滨江区块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优势产业,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推动数字文创企业做大做强。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数字文化贸易功能区。今年的服贸会上,“‘版钉’助力中国数字文化‘走出去’”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第二批创新实践案例,推动数字影视、数字音乐、动漫游戏等领域创新发展和安全出海,成为各地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工作中的参考借鉴。

  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5G、人工智能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吸引了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创业创新团队和领军型人才在园区生根发展,汇聚了海康威视、宇视科技、安恒信息、矽力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领军企业。2022年上半年,基地服务贸易出口额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

  数赋新价值 数据流通先行布局

  已然来临的数字时代,数据是核心驱动要素。围绕数据的开发利用,一场新的生产与认知革命正在展开。

  站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成为当仁不让的排头兵。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企业集聚优势,滨江区块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培育构建数据确权、加工、流通、交易等一体化新型产业链。

  基于全国首创的“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及质押融资”新模式,滨江区块发布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团体标准并纳入省级标准立项。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家企业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累计获得融资超2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滨江区块今年还新启动了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项目,将中小微企业的专利、商标、数据知识产权纳入底层资产,并采用资产支持票据形式进行融资,进一步推动数据知产变资产。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要素,它的配置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所以,高水平数据交易市场也就应运而生。随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杭州国际数字交易有限公司开展实体化运作,滨江区块数据交易规模持续增长,省市两大数据交易平台累计交易规模已突破7600万元,成为杭州打造数字自贸区的又一创新支撑。

  围绕数据全产业链,滨江区块企业参与编制《数据交易产品分类指南》和《数据交易平台架构指南》两项团体标准,并作为首批成员机构加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矩阵。

  当数据成为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空间国际竞合也进入到新阶段。滨江区块将持续推进企业外联APP试点,加强与网络安全中心浙江分中心合作,依托浙江省首个“数据安全实验室”,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抢抓数字领域规则与核心技术生态体系竞争中的话语权。

  数育新生态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打造富有磁场引力的营商环境,是赢得未来的根本之举。跨境贸易更加便利、数字治理水平持续提高、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都是建设数字自贸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滨江区块以自贸专营金融机构为载体,积极推动自贸金融向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截至目前,滨江区块累计挂牌自贸支行6家,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办理跨境收支业务超1万笔、涉及金额超40亿美元。

  今年以来,滨江区块加快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杭州滨江区办税服务大厅支持数字人民币缴纳税款”入选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大进展”。借助数字金融创新的“东风”,连连、乒乓等跨境支付企业扩大全球支付结算网络布局,上半年实现跨境支付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

  富芯、赛诺菲成功纳入“一体化通关”协同查验试点,大华落地海关“未来工厂保税仓库”智慧监管试点;率先推出“移动审批车”服务,两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有效提升商事便利化水平……放眼滨江区块,数字“智治”,正悄然变革滨江的营商环境,为数字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和充足养分。

  数字,让政府治理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也加速着自贸试验区形成更富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先行者”滨江,将以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核心区”为总定位,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标志性成果落地,加快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数字自贸区”。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