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0 20:07 已有: 人阅读
抖音电商发布“双11好物节”大促相关消费数据。消费数据公布的重点放在了抖音商城上,比如曝光量与量。在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相比“921大促”,抖音商城的曝光量增长36.8%,商品量则增长了91.2%,几乎翻番。 抖音官宣此次双11全面发力货架电商。为此,抖音从“优惠满减”和“售后服务”两方面下手,为货架电商造势。 在优惠满减方面,抖音在商城上线活动、货品补贴和流量补贴等福利,并首次推出多种商城大额优惠券和单品超值购栏目。 在售后保障方面,抖音为部分商品提供全程价保服务,参与价保的商品最长价保时间达到34天。 此外,平台提供运费险、极速退款、物流保障等服务。其中,在备受关注的抖音物流上,抖音电商与多家快递企业签署“兜底保障”合作协议。 力推之下,抖音商城迎来一波高增长。截至10月27日24点,抖音预售商品曝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7%;预售商品在抖音商城曝光较去年同期增长2000%,预售商品曝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30%。 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相比“921大促”,抖音商城的曝光量增长36.8%,商品量则增长了91.2%,几乎翻番。 2020-2021年上半年,抖音已经基本完成了汇聚大牌商家的工作。今年10月,抖音传出测试9块9包邮板块,目标直指中小商家。 庄帅曾告诉 无论是直播电商,还是传统电商平台,掌握供应链才是重点。 抖音商城 为何非做不可 庄帅告诉 2022年5月,在第二届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宣布,将升级兴趣电商到全域兴趣电商。 “全域”二字之差,抖音主要做了一件事:补足“人找货”的购物链路,即抖音商城、以及营销场。 双11之前的921好物节,抖音就在围绕“全域兴趣电商”的概念往深处延展。重点在抖音商城、、店铺橱窗等多元渠道发力。 早在2021年8月,抖音商城就被正式列为单独模块。其中商城内百亿补贴模块已需要商品中台去重点运营商城部分。2021年9月起陆续完善抖音商城的布局,2021年12月正式内测独立应用抖音盒子。 庄帅此次告诉 业内人士认为,抖音借助商城逐渐实现货架电商的策略目标,是逐步走向“淘宝化”。 2022年1月,抖音重新调整了内容算法与流量结构,正式确立直播、短与货架电商三种电商形态。报告指出,此次同时调整了内容结构占比,货架电商与短成为发力重点。 商城是电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集团自建电商业务,被看作是推高字节商业化广告收入天花板的重要方式。 从抖音集团的整体业绩来看,做商城、汇集更多商家之后,抖音电商的广告平台巨量千川业绩开始飙升。 巨量千川平台于2021年4月正式上线月,字节广告收入中只有不到10%来自巨量千川,到年底已经达到35%。2022年以来,巨量千川贡献的收入比例继续提升。 “图穷匕见”:一场“不得不应对”的战事 抖音做电商的时间不过3年,今年旗帜鲜明地做商城,被业内看作对淘宝、拼多多,包括京东提出挑战。 庄帅就此告诉 淘宝今年在直播领域砸下了真金白银。通过流量算法等扶持加码自身的直播生态,并开始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大举“挖人”。双11前夕,东方甄选、交个朋友两大抖音“头部”都宣布开启淘宝直播首秀。 今年9月1日的淘宝直播盛典,阿里巴巴淘宝直播事业群总经理程道放表示,接下来,淘宝直播要围绕内容进行大的变革,在单纯的流量消耗场之外,建设以内容为核心的流量创造场,淘宝直播的2.0时代即将到来。 双11淘宝直播预售4小时,淘宝直播破千万的直播间就达130个,腰部主播同比增长365%,新主播同比大涨684%,而直播机构同比增长165%。 淘宝大张旗鼓发展直播业务,业内认为,淘宝与各头部直播间的合作是双赢。对于大直播IP来说,也需要借助双11这种契机和顶流平台,持续打造自己的流量;而淘宝也希望借助大IP保住其一哥位置。 淘宝的直播狠注,在庄帅看来,是提前狙击抖音电商的一种方式。 “淘宝天猫作为平台,通过组织商家搞活动,提升商家活跃度和归属感,最终达到提升用户对平台、对平台商家的忠诚度,维持平台的流量盘。抖音也开始发力这一领域,并且表现不俗。淘宝反应过来了,抖音才是劲敌。”庄帅说。 抖音在此次双11期间没有努力挽留被淘宝挖角的直播大IP们。这一方面与抖音本身中心化程度低相关,且“罗永浩们”也并未真正离开抖音平台;另一方面则在于今年抖音商城战事紧张,抖音无暇他顾。 在业内看来,抖音目前属于“被迫应战”,但其整体表现仍有条不紊。 目前,抖音商城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商品的全品类与现在最大的商城覆盖用户,其二是提升电商整体的复购率。 现在抖音商城内部,有两大工作重点:一是持续做品牌的优化,品类的多样性以及品牌的导向性,二是做新质导向,即内容的驱动与货品价格的驱动。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在2022年,抖音商城的考核目标是,GMV需要达到3000亿元,大概占整个平台的20%。 此次双11,抖音商城也将自己的野心摆在了明面上。这场“货架梦”从内部战略来说,是争取业绩增长的良药,对外部环境来说,也是“必须补齐”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