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3 01:42 已有: 人阅读
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一座座厂房、车间、综合楼、生活服务中心等拔地而起,昔日的戈壁荒滩上,一个集种子研发、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玉米种子产业园即将诞生。这里就是新建的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8月初,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产业园核心区的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内,近百台机械、车辆来回穿梭,机声隆隆,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个个地基固桩浇筑,一派繁忙紧张的施工场面。谁曾想到,仅一月时间,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一期工程综合服务楼、生产线、储备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雏形初现。 “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4660亩,总投资53亿元,配套建设玉米种子科研区、加工生产区、战略储备区、交易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区、现代种业装备科技区、西北粮食进出口仓储物流配送区、循环利用区和公用工程区九大功能区。”负责该项目的甘州区现代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文军介绍,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0.08亿元,建设种子科研中心、国家玉米种子战略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库,配套建设种子交易结算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及现代化玉米种子成套加工线亿元,建设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个库、物流园区;三期工程计划投资6.9亿元,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气候实验室、循环利用产业区等。“深圳速度,甘州力度。7月28日,我们到滩上搭起临时工房,水、电、路啥都没有,天天吃方便面,特别是下大雨那几天,跑得满腿泥。几天时间铺路、供水、供电,一一解决。”高文军告诉 “基础条件具备后,我们抢抓当前施工有利时机,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每天24小时三班轮班轮岗,科学合理调度施工力量,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甘州区现代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晓疆表示,目前,储备中心1#、2#智能库已完成钢结构框架,正在进行外墙、屋面安装;玉米种子1#、2#加工生产线同时建设,每条生产线个捡穗车间、两个烘干仓、1个脱粒车间、1个钢板仓群、1个精选车间,两条生产线个车间。当下,捡穗车间正进行土建工程、钢板仓正在安装结构框架、烘干仓正进行基础钢筋工程、脱粒车间进行钢结构框架安装、精选车间完成结构框架准备安装外墙彩板。同时,综合办公楼、生活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玉米种子交易中心、玉米种子科研院完成地面基础,准备安装钢结构。“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建成后,玉米种子年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可达3亿公斤,将全面打造集种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的国内一流玉米种子产业园,有力提升‘张掖玉米种子’在全国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创建立足张掖、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种业‘硅谷’。”董晓疆信心满满。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今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种业发展问题作出具体安排。 作为全国最大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张掖市在国家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拥有做大做强玉米种子产业的基础条件、难得机遇和广阔前景。因此,建设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系“国之大者”的时代担当,也是促进种业发展、打响“种业翻身仗”的现实需要,更是争创甘肃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的具体实践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及种子产业竞争力的务实举措。“我们要立足打造国家级农业和科技示范园区集中展示新引擎、国家级‘五化’玉米制种基地新支撑、全国玉米种子产业育繁推一体化创新新高地、种子产业领域研学科普会展新亮点、金张掖玉米种子新名片的目标,千方百计破难题、争分夺秒赶进度、大干快上抢工期,全力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坚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高文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