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5 05:36 已有: 人阅读
周芳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父母均为老师,可说是在书香中长大。1959年出生的她,在1975年至1976年,也就是刚好16岁后,还曾在小学担任代课老师。恢复高考后,她立刻报考了宁波职工业余大学,之后还获得了本科学历。 称,一开始,她带着仅有数人的研发团队打拼,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功研发了新芝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新芝电动玻璃匀浆机等系列产品。通过数年艰苦创业,公司于新世纪之初的2001年完成了股改。20年后,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较少,但能从个人简历中看出一些他的人生故事。 北交所最年轻的董事长是生物谷的徐天水,1986年10月生人,目前刚刚36岁。 林艳和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书。其中,受到市场禁入处罚的原因涉及:林燕和隐瞒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并关联交易事项,导致生物谷未能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未全部履行还款承诺,截至2022年7月19日审理日仍有2.57亿元占用资金未归还生物谷,致使投资者利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害。 目前北交所没有比徐天水更年轻的董事长,并不奇怪,毕竟整个A股的“90后”董事长也是屈指可数。北交所的公司总体数量较少,导致这种特例出现的概率也随之降低。不过,北交所公司各位实际控制人中,有一些“90后”董事长、“80后”董事长“苗子”——他们都是当前董事长的子女。 那么,以“60后”居多的北交所董事长,学历水平如何呢? A股市场最高学位为博士的董事长占比在12%左右,硕士占比在47%左右,学士的稍低,在26%左右。 在北交所,最高学位为博士的董事长占比约5%,最高学位为硕士的占比约36%,本科约占33%。硕士学位的董事长中,有13位是MBA或EMBA学位。 ●董事长年薪中位数53万 最高报酬归他不出意外 在北交所已披露董事长年报酬的86位董事长中,只有1位董事长超500万元,更多董事长的年报酬在50万~100万元。整体中位数为53万元左右,平均值为75万元。 具体来说,拿到最高报酬的董事长是贺雪琴,为765.25万元。他掌舵的公司,正是长期被称为“北交所一哥”的贝特瑞。贝特瑞2021年的营收约为10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1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突破170亿元。如此说来,董事长如此高报酬也就不难理解。 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2021年报酬最低的11位董事长中,张海鸥并列倒数第十,为30万元。从公司业绩来看,吉林碳谷目前正值扩张期。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在所有北交所公司中列第三位,营收列第九位。 张海鸥也是一位专精人才。他23岁参加工作后,有10年时间在化纤丝企业一线担任技术员/主管技术员。之后虽然升为管理岗位,但仍然从事化学纤维的生产、研发及相关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吉林碳谷在碳纤维上取得突出成就,他的带头作用不可忽视。 ●至少1/4基层出身 从助理工程师做起最多 在披露了最早期职业履历的董事长中,可以看到“包分配”“白手起家”的情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董事长是从工人、学徒这样的基层做起,最终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而且,很多董事长的履历披露并不详细,实际从基层做起的人或更多。 从医学院讲师到生物制药企业董事长,这些北交所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基层起点,其实也多是他们专精一项技术的起点。 从液压胶管厂业务员干起,到领导液压科技上市公司;从一位医院助教出发,到一位药业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从石英玻璃加工车间的工人,到可制造芯片所需石英玻璃的大公司的掌舵人;从畜牧研究所营养研究室里的研发人员,到动物造血营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从担任轴承厂学徒,到担任汽车轴承公司一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