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2 15:36 已有: 人阅读
我们这一世生而为人,有人的形象,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的心胸眼界和受用,如此种种都是往昔的回报。 因为情与想又有种种具体表现,像贪、嗔、痴、、盗、淫,或者不同程度地持守禁戒、禅定等,便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来六道里种种不同的具体经验。拿心来说,贪以吸为表现,吸揽不止,则积寒坚冰,于中冻裂,就像用嘴吸气会有冷的触感。而以此为因,因缘成熟业报现前时,便为身陷青赤白莲等八寒中。 所以我们现在观想八寒的痛苦,并不是多管闲事般操心其他世界的的问题。八寒离我们并不遥远。虽说只有少数极端的情况下,等不及这一世的人身耗尽便生身陷入,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管他以后怎样呢,反正现在跟我没关系。要知道,我们现在的每一念多求,都是在为八寒的现前做加码;而且,说现在不必操心,所谓“现在”这个人身我们又能保有多久呢? 像所有善趣一样,生于也是需要极大的。我们这一世生而为人,有人的形象,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的心胸眼界和受用,如此种种都是往昔的回报。好比我们把辛勤工作的酬劳一点一点存起来, 终于有一天钱存够了,我们取出来兑了现,活着便是在消耗已经兑现的。 这个并不耐消耗,人寿不及百岁,一辈子匆匆就过了,何况我们的所作所为有很多还是在不断地让这笔现金贬值。比如某些的行为,不仅影响后世,还直接缩短这一世的寿命。所以,若不好自为之利用这个人身积植福德的话,我们一定会在哪一天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人身的尽头,而除了沉重的恶业之债等着用无数后世的去外,一无所有。这一天也许就是今天。 【我们的心灵是一亩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却让我们的前所未有地干涸荒芜,拥有得越多,越浮躁。《前行笔记之耕耘》结合传统禅修方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身心轻安,像一盏灯,我们发掘内心的安乐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