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让城市拥抱森林

发布时间:2022-11-23 21:43 已有: 人阅读

  9月,漫步于甘州的大街小巷,处处绿树成荫、满目葱茏、鲜花绽放……走进乡村院落,房前屋后季季有绿、景幽村美。今年以来,甘州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让森林走进城市,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风吹石头跑,满地不长草”曾是人们脑海中对于西北城市拂之不去的景象。

  三年前,黑河甘州段西岸是大片的荒滩戈壁、旧石料场。

  2019年,甘州区启动黑河国家储备林生态林区建设项目,计划用2年时间对黑河甘州段西岸区域进行生态改造,项目由万亩常青苗木储备林基地、弱水花海、胡杨林区、黑河生态带、黑河生态园一期、黑河生态园二期、黑河绿化带7个子项目组成,实施恢复植被、配套水系、生态修复将戈壁荒滩变成林地湿地,继而通过丰富业态、多元融合将林地湿地变成休闲胜境。

  如今,张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波翻涌、林草苍翠,俨然已经成为了甘州人民的城市绿肺和后花园。

  今年,甘州区大力实施黑河流域生态修复林业综合治理、甘州区彩虹林海生态造林示范区建设、张掖北方植物园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10大重点生态项目,完成国土绿化12.1万亩,绿色已经成为城市的主基调。

  沿着312国道驱车驶进甘州区沙井镇种业小镇,道路两旁的樟子松、金叶榆、云杉、新疆杨迎风而立,放眼望去,满眼皆是绿意。

  2022年,沙井镇以创建省级森林小镇为目标,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原则,精心规划建设“种乡史语”生态文化公园、种业小镇核心基地绿色廊道和小闸村绿色通道、双墩子村“口袋公园”,重点实施国道312线沿线、沙井集镇、弱水驿境及沙上路、沙鸭路等道路沿线绿化带建设,镇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据沙井镇镇长薛洁中介绍,今年,沙井镇共绿化种业小镇玉米制种核心基地廊道16公里、节点绿化4处,完成集镇生态文化公园和双墩子村“口袋公园”绿化工程,建设农田林网53公里,打造312国道沿线万余株。

  同样,在国家森林乡村上秦镇徐赵寨村,家家户户院前花团锦簇,环境清幽,百年古槐屹立在村落,村里的特色休闲园内桌椅已经摆放整齐,准备迎接游玩的客人。

  “我们徐赵寨这两年的变化非常大,通过风貌改造和村庄绿化,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游客来了也感觉心旷神怡。”说起村子里这两年的变化,上秦镇徐赵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军感慨道。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徐赵寨村。今年以来,甘州区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片林、村庄绿地、庭院绿化和“四旁”绿化,完成连片造林487亩,完成“四旁”绿化3.2万亩、片林500亩,新建绿色通道223公里,乡村道路绿化率和村庄林木绿化率分别达70%、30%以上,2个省级森林小镇和4个国家级森林乡村创建顺利推进,深入各乡镇开展农田林网修复技术指导,完成林网恢复1500亩。

  如今,看得见山,望得见绿,不只是农村特有的风景。清晨,解放巷又一园内,73岁的赵大爷坐在柳树下的长椅上,微闭双眼享受着秋风送爽,听着手机里的相声,好不惬意。

  土生土长的张掖市民赵大爷是看着城区内的公园一个个变多的。“以前感觉城里能去的就是甘泉公园和润泉湖公园,现在远的不说,家门口的又一园和八声园就足够我们每天锻炼了。”

  “如今出门就能走绿道,抬腿就能逛公园,空气越来越好了,天也越来越蓝了,这样的惬意生活太舒适了。”正在白塔彩虹公园晨练的市民陈国满面笑容地对

  从“众里寻他”到“遍地开花”,一座座公园绿地见证了甘州人居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去年以来,甘州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城市更新行动工作主线,以“三拆三治三通四增”为抓手,统筹功能再造、空间重塑、公共产品供给、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修复,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景观丰富”的思路,采取规划建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立体植绿、小区添绿等方式,加速推进146个老旧小区、22条背街小巷、南大池片区、解放巷、东湖片区改造等项目,打造“一路一景”的城市道路“生态绿廊”,建设城市“立体花带”和“生态绿岛”,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25%,绿化覆盖率达到40.13%,绿化面积1634.88公顷。

  同时,甘州区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和城市公园绿地,累计建成白塔彩虹公园、流泉公园、“水云乡”生态公园等75处城市绿地公园,绿化裸露土地6200多亩,“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景在水中、城景交融”的绿化景观已凸显,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持续提升,让城市拥抱森林不再是梦想。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