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5 02:48 已有: 人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都金融系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认真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盐都区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 集聚金融要素奏响丰富金融体系“交响乐” 10年来,建行盐都支行、南京银行盐都支行、浦发银行盐都支行先后落户盐都区;光大银行盐城分行、苏州银行盐城分行、东北证券盐城腾飞路证券营业部先后开业运营;新设立开业6家小贷公司、3家转贷公司、1家融资担保公司等,逐步形成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地方金融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体系。 2021年度,盐都区地区生产总值是2012年的2.1倍;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6.8%;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7.2%。驻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由2012年12月末的207.81亿元增长到2022年8月末的580.86亿元;贷款余额由155.86亿元增长到769.8亿元;贷存比由75%增长到132.53%。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15.8%;拨备覆盖率367.76%,比2012年末的6.74%高361.02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62.25%。 精准服务民生事业,保险惠民保障有力。保险扶贫服务成效较好。为盐都区2万余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办理了“扶贫保”,覆盖率100%,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民生三项保险托底有力。今年盐都区民生托底救助综合保险缴纳保费515.05万元,1至8月共理赔802例,赔付344.29万元。农业保险扎实开展。2012年至2021年,人保财险盐都支公司累计保费收入3.65亿元,今年以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73.55万元,占当年保费收入的37.62%,同比增长20.8%;为13047户受灾农民提供理赔服务,理赔金额757.09万元。 引灌“金融活水”唱响服务实体经济“主旋律” 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10年来,盐都区坚持以深化政银企对接为抓手,采取“线下+线上”双线联动模式,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搭建金融“助企桥”。建立金融服务企业“三项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联动机制、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增信服务机制和企业对接多层次资盐城市场扩大直融机制,进一步畅通中小微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成效。 认真落实“企业大、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要求,在盐都区第一轮“企业大”活动中,共收集38家企业资金需求问题,驻区银行已授信企业32家,授信金额3.42亿元,撮合率为73.03%。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银企线上对接,切实提高融资便利度。截至目前,共有5299家中小微企业成功接入平台,累计解决3633项、177.14亿元企业资金需求,解决资金需求金额列盐城市前列。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切实加大对“三重一实”、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脱虚向实”、回归本源。积极推广开展“整村授信”,截至7月末,盐城农商银行整村授信目前已完成授信178.28亿元、19.74万户,其中盐都区106.35亿元、11.58万户;已用信10.1亿元、1.06万户,其中盐都区6.02亿元、0.62万户。涉及盐城市289个村,其中盐都区185个,盐都区占比均超过50%。 坚持定期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持续组织开展季度银企对接、“金融超市”、银企对接洽谈会、专场银企对接、“行长县区行”、银行机构“进园区”“进镇村”等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驻区银行积极开展“信保贷”业务,加强政银担合作,充分发挥增信机制作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尽最大可能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增信。2020年以来,盐都区信保贷业务共授信243笔、授信金额7.16亿元,平均每笔294.57万元,授信笔数和金额均列盐城市第2位。 深化金融改革吹响走向资盐城市场“冲锋号” 资盐城市场在金融发展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10年来,盐都区充分发挥多层次资盐城市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对接资盐城市场,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切实打通成长壮大发展通道。 盐都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政策扶持”原则,全面摸排和挖掘优质后备资源,动态更新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宣传激励政策,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的激励政策》和《盐都区“十四五”企业上市实施意见》,并将市、区两级政策文本邮寄给上市后备企业董事长,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市、区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是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宣传《高企上市行动方案》,专门汇编印制《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务》,突出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上市条件及审核重点,分享市内外企业上市成功经验。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资本项目投融资路演会、金融工作实务培训班、企业资盐城市场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活动,进一步坚定企业上市挂牌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上市挂牌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要求,梳理有关重点企业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并形成交办单,明确责任部门、单位和办结时限,形成区镇上下联动工作合力。建立高企上市服务“绿色通道”,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实事求是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注册登记、资产划拨、不动产权证办理、奖励政策落实、历史沿革审核等问题,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力求上市挂牌工作实现新突破。 防控金融风险弹响优化金融生态“协奏曲”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盐都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职履责,从严抓好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白名单”制度,将法治理念贯穿监管工作的全过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在合规运行的前提下,回归本源定位,着力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水平。稳慎推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清理整顿工作,“三压降”水平盐城市领先,今年初先后受到省市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书面表扬。 扎实开展金融普法宣传。盐都区积极利用“司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造浓宣传声势,切实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今年以来,通过“盐都人” 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树牢“一盘棋”思想,完善工作协调、信息预警、定性把关、依法处置等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聚焦农民资金互助社、企业债务风险等重点领域,强化底线思维,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紧盯风险点不放,过细做好防范化解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加强风险监测排查和形势研判,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坚持标本兼治、打早打小,切实维护盐都区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