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7 22:00 已有: 人阅读
一位厦门的陈女士有一张老存单,这张存单是他父亲去世前交给她的,已经存了44年。44年,1200元的存单到今天取了多少钱呢?2684.04元,也就是比本金翻了一倍多一点。 在很多网友看来,放了44年的存单的本身价值都要比这两千多高。 据说1973年,好一点的大米约1角3分钱1斤,猪肉7角钱1斤。1200元可以买1714斤猪肉,如果用来建房子的线年前堪称一笔巨款,现在2684元只能买一张床。 于是网友又开始了调侃:“银行的利息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银行是吸血鬼”,“存银行线年前的一栋房被银行变成了一张床”。 银行利息确实低,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把大笔存款存进银行,存为定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并不是在追求那点利息,而是想把钱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银行。 现在投投资的渠道也很多,股票、基金、余额宝等,这些预期收益都比银行利息高,为什么还是有人选择银行不选择收益更多的投资呢。投资有风险,相对于风险多数人追求的还是安全稳定,银行无疑是这些投资渠道里最安全的一方,即使过了44年,也能把你的钱连本带息归还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