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0 10:17 已有: 人阅读
我们知道,房产交易,最可靠、合法合规的房产,就是有正规房产证的商品房——意味着房产是国家认可的、可进行交易的商品。 什么叫“正规”的房产证?这里所说的正规,指的是可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房产证。按照我国目前情况,主要就是三类:不动产权证书、房地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 但是,针对回迁房,因拆迁之前房产性质、回迁之后房产性质,对于能否办理房产证、能否交易,有绝对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罗列三种常见情况,供题主对号入座。以下阐述有个前提:拆迁、回迁,都是政府主导行为,所有手续、过程均合法合规。 这种情况下,拆迁之后的房子,也会是商品房——可以进行正常、正规交易。当然,拆迁完成之后的回迁房,也会颁发正规房产证。 随着城镇化改革,很多地方的村集体都面临改造、拆迁问题,居民存在很多“农转非”的情况。在拆迁、回迁过程中,多数采取的是“拆迁货币补偿”+“自行购买回迁房”的情况。 一种情况,价格低廉,回迁的房产属于“经济适用房”性质,有房产证。这种回迁房,在满五年之后是可以上市交易的,但是需要补缴一定的土地出让金。 一种情况,按照市场价格,回迁房属于“商品房”性质,有房产证。这种情况,就视同为普通商品房,按照商品房交易规则进行交易。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回迁,采取的是“房屋置换”的方式,把原来自己家的房拆了、又按照标准补偿了一套。 此类回迁房,是不能交易的——房产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房产占用的土地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本来就不能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房产,回迁之后,依然不能进行市场化交易。 上述说的不能交易,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例外。农村房是可以进行交易的——但是,仅限于同集体户成员,而且受到宅基地“一户一宅”政策约束,必须要经过村集体及土地管理部门同意之后方可。 农村房,是可以办理房产证的。我国早已开展宅基地确权、农村房登记工作。宅基地确权完成之后,可以对宅基地上的房产办理房产证,证明房产的个人所有权。但是,因为这种房产的特殊属性,交易严格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