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7 15:32 已有: 人阅读
落地于成都双流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作为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中欧合作的又一标志性动作,其推进速度令人惊喜。通常而言,从合作协议签署到正式动工建设,仅规划设计一项就需历经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4个阶段。 “这么大体量的项目,这4个阶段通常就需要一年左右。我方后续仅用5个多月就达成开工建设条件,这也是我个人工作20余年来经历过的最快速度。”成都双流空客项目专班李蔚然如此感慨。 按照计划,该项目于7月26日动工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建成投运。全速推进之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关键一子落定后,成都双流航空经济这一盘大棋,下一步又将如何走? 以点促面 立下“建圈强链”发展战略 链主来了之后,产业链的上下游要如何形成聚合之力,这是双流与空客多达300多次会谈中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随着项目动工临近,“建圈强链”发展目标跃然纸上。从飞机服务中心、航材分销中心、专利件维修中心、备件仓储中心、附件交换服务中心等11个专业且紧密围绕航材多种需求的服务中心,到联动AMECO、川航维修、四川国际、加德纳航空等多个本土航空企业与空客一起共同参与的成都航空经济发展联盟,再到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专业论坛,打造独具成都标签的IP……双流的“建圈强链”,可谓布局周密。 究其底气,是产业规模的“放大”能力。“一般来说,航空产业的带动效应能够达到1:6,最高可以达到1:8甚至1:10。” 业内专家蒋绍新解释,“也就是说,一个空客项目落地,其配套产业的产值规模至少还可放大6倍。” “项目入驻成都双流以后,空客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一定也会借此跳板进入当地市场。”空客中国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如此表示。以产业链上的主流业务板块——附件维修为例,胡永东就看到了与成都双流合作的更多可能。他指出,因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涉及飞机拆解,而拆解后的飞机零部件必须要通过维修才能重新挂签、重新取证,进而重新装上飞机。“目前,空客在北京有自己的附件维修企业。未来如果市场需要,我们也会探讨将维修业务延伸到成都来的可能性。” 这些都是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推进的半年中,双流与空客在几百次会议沟通时,迸发出的“更多”灵感。众多火花中,除了“空客能够带来什么”,更多则是关于“当地市场需要什么”。 一供一需之间,成都双流从中嗅到了更大的合作可能——以空客这个“龙头”集成产业链上、下游,当地正谋划围绕航空产业,建设11个产业中心。 其中,“机务维修培训中心”,就将导入空客的既有资源,开展空、地勤人员及性能操作员的培训,提供飞机及模拟机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应急救援中心”则将针对各航空公司空客飞机不同机龄情况,建立飞机应急救援中心,储备飞机维修零部件,确保飞机维修及时高效,做好飞行保障服务。 在双流的设想中,11个产业中心实际上就是11个链条环节。每一个“中心”,并非一定是一个项目或单独的企业,而将是一种“功能”的集纳。某种程度上,11个产业中心勾勒的正是一幅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建圈强链的具象化图景。 龙头引领 携手串起1个产业联盟 除了“外引”的增量,已有资源的整合同样能放大产业能量。 胡永东就提到,空客选择双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还因当地本就有许多实力雄厚的上下游企业。如四川国际的发动机维修、国航AMECO的飞机附件维修、川维的飞机大修等。 他认为,“如能与其直接合作,空客也可利用当地资源,节约再投资成本、物流成本,缩短时间周期。同时,这对双流乃至成都周边的附件维修企业,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这将是一种双赢。” 双流谋划的“空客专利件维修中心”,正是其主动整合飞机维修领域新旧资源的样本。按照规划,该中心不仅将依托空客的部附件维修能力,还会携手AMECO、川航科瑞特、四川国际等本土维修企业,打造一个部附件维修联合体。 这种聚集,其实是大势所趋之下的顺势而为。 一个细节是,无论是“新邻居”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是“老住户”AMECO,“客改货”都是其业务的一个高亮关键词。这与中国民航以及成都双流的最新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在如今由“重客轻货”转向“客货并举、两业融合”的重要窗口期下,AMECO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岳栖贺表示,无论是空客在双流最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是包括AMECO在内的许多企业对于双流周边航空货运相关业务的加大布局,都是“随着国家产业布局所做的市场调整”。 以航空经济为“名片”的成都双流,打算主动承担起“发起者”的角色。一个以空客、AMECO、川航维修等航空企业共同参与的“成都航空经济发展联盟”,正在加速酝酿。 据了解,该联盟未来将邀请民航局、海关、机场集团等驻场单位,以及空客等头部企业共同参与,定期举行行业论坛、沙龙、培训、考察等,进一步提升成都航空产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对此,岳栖贺高兴地表示,“我们乐见其成。”在他看来,若联盟内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AMECO与空客等企业的合作空间巨大: 一方面,如目前喷漆机库建设的环保要求较高,“空客项目落地后其实完全无需再建新的喷漆机库,类似资源都可与AMECO等企业共建共享。”同时,AMECO在波音737和空客330客改货方面的技术、保障经验,也可与空客合作共享; 另一方面,岳栖贺也指出,空客作为飞机原设备制造商,其做客改货实际上更具技术优势、器材供应优势和保障优势,“我们也愿意在客改货上与其做深度交流,共同整合一些供应平台。” 对于空客而言,胡永东同样充满期待。 “未来,空客若能与这些‘邻居’实现合作,产业内的企业就可形成联动实现合力。联盟内资源共享,可避免重复投资、实现风险共担,这不仅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联盟成员还可一起携手,共同树立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胡永东如此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双流的设想,下一步,当地将依托空客的品牌影响力,及双流航空经济之都的号召力,以成都为永久会址,举办全球飞机全生命周期发展国际论坛。据了解,论坛将邀请空客供应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等定期开展技术研讨,组织开展行业规章、民航政策专业解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产业论坛。 在蒋绍新的眼中,这一动作对双流乃至成都扩大其航空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都将提供极大助力。“成都的航空产业技术基础本身相当好,未来空客入驻双流之后,一个世界性龙头企业的名片效应叠加,放眼全国,在成都举办航空方面的专业论坛将成为最好的选择。” 生态打造 用1个产业园区撬动更大市场 实际上,无论是11个产业中心,还是1个产业联盟、1个国际论坛,这些都是成都双流航空经济下一步“建圈强链”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建圈强链”的叠加效应还指向了另一幅蓝图:1个产业园区。 作为产业功能具体的空间承载,双流还将同步建设一个4.98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区,并为其输入更多新鲜血液、引进更多企业、不断补链强链。 提及这个航空产业园区,胡永东表露出极大的期待。他表示,“这个产业园区充分证明了双流对于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项目的大力支持,也是双流面向航空产业未来,促进产业配套发展的全域谋划。” 作为一个新鲜出炉的“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已经“实力不凡”。目前,园区的规划范围内已布局了空客、中国商飞、顺丰3家航空链主企业。要知道,空客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超3100家,而在双流就已梳理出78个“空客系”项目,其中包括26个“中商飞系”项目、8个“顺丰系”项目,空客的就地配套在双流已颇为完备。 值得一提的是,双流近期已就航空产业园区最新签约了阿波罗航材供应链总部等一批项目。同时,当地还在与空客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加快洽谈。 毫无疑问,双流打造的航空产业园区将为整个航空产业生态圈,提供物理上的配套和空间上的支持,包括厂房、土地、功能服务、产业联动等等。按照设想,到2030年,产业园区的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这正是以空客入驻为起点,将链上企业串联后的综合效益。 不过对于双流而言,这一谋局瞄准的不仅仅是“城市IP”,更是为了构造产业生态、联动临空产业,以撬动航空资产处置领域更大的市场。 走一步谋十步。透过“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如期动工,已不难描摹成都双流航空经济更大的未来。 空客中国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 胡永东访谈实录 在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正式动工前夕,空客中国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表示,项目开工进度的高速推进,得益于双方的互信协作、共同努力,得益于成都市委市政府、双流区委区政府对项目的全面支持与保障,对于空客中国在成都双流未来的发展前景,他亦充满期待。 问:成都双流在航空经济产业方面已有颇为完备的供应链基础,您认为,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会给本地上中下游产业链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胡永东:如果说把空客项目比作产业中的中游链条,那我们还需要上下游的链条支撑,以实现产业集群效益。我们说到的“建圈强链”发展目标,实际是要建立一个航空产业生态圈,带来节约成本、效率优化、扩大客户和市场等价值。 如上游产业,构建包括飞机资产评估及管理、航空公司及飞机租赁公司,将为该项目提供机队的优化咨询服务。在中游链条中,我们需要有能够提供如维修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培训,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航材备件存储、管理、分销等一系列售后服务。 在下游链条中,我们需要配套高价值附件的维修能力,这涉及到发动机、起落架、APU维修等。得益于此,一些高价值且能够重复使用的“附件”,也可由相关企业或者生态配套来提供维修服务。 另外,项目中看似不可用的固废也有利用价值,确实不可用的材料也需做进一步焚烧处理,这都依赖于一定的固废处理和物流服务。除此之外,还涉及飞机买卖资产管理以及高价值附件的金融延伸服务等。 问:基于我们对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的理解,在提供飞机从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等一站式服务之外,是否还会有延伸业务的产生? 胡永东:对于飞机拆解后许多不能再回到飞机上使用的附件,我们也可以考虑做一些文创来延续其价值,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很多创新的文化价值。 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实操可借鉴的经验。如将飞机舷窗、发动机外壳等做成艺术品、办公家具、室内装饰、娱乐设施等。经艺术加工后的飞机附件艺术装置,也会结合自己的“履历”而更富有“仪式感”。比如这架飞机的生产日期、生产地、服役日期、服役对象、飞机型号、飞机序列号、飞过的城市、飞行小时数等。当我们把飞机的“履历说明”放入艺术装置里当做展示的媒介,实际上也赋予了“附件”二次生命。 这么做,也体现了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愿景。 问:有专家认为,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进入成都双流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尤其是境外企业也会借此进入中国市场。接下来,空客是否会考虑将自己在其他国家的供应链企业引入进来? 胡永东:这是有可能的。空客项目入驻成都双流之后,空客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一定也会借此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如附件维修就是产业链中一个主流的业务板块。因为空客项目拆解后的飞机零部件必须要做维修,维修后才能重新挂签、取证,进而重新装上飞机。目前,空客在北京有自己的附件维修企业。未来如果市场需要,我们可探讨将维修业务延伸到成都的可能性。另外,如航空维修培训,空客未来也可以考虑在成都布局相关业务。 同时,成都双流本来就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维修企业,如四川国际的发动机维修、国航Ameco的飞机附件维修、川维的飞机大修等,如果未来能产生合作,空客就可以利用本地资源,节约再投资成本、物流成本,缩短时间周期,这能给双流乃至成都周边的附件维修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这是一种双赢。 更重要的是,空客若能与这些“邻居”实现合作,产业内的企业就可形成联动,实现合力。这也是成立航空产业联盟能够带给我们的价值。在这个联盟内,企业间能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实现风险共担,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效应,联盟成员也会携手共同树立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问:我们目前双流正着手以链主企业为驱动,成立一个百亿级产值规模的航空产业园,您对此有何看法? 胡永东:航空产业园作为“建圈强链”发展目标的功能载体,我们对此非常期待,这不仅是双流着眼于我们空客项目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更是双流面向航空产业的长足发展,为完善产业配套作出的深远谋划。 毫无疑问,成都双流的航空产业园将为整个航空产业生态圈提供物理上的配套和空间上的支持,未来,该产业园产生的聚集效应,将成为双流乃至成都的一张新名片。 在空客总部法国图卢兹以及空客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总装线,虽然这些总装线以飞机总装生产为主,并非我们在成都布局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但其他几个总装线周围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布局。对于成都,这种需求是共通的。 例如在法国图卢兹,虽然图卢兹在法国不是大城市,但当地的家庭成员或多或少都有在航空上下游产业工作的人。图卢兹作为一个大学城,很多大学专业也都是与航空制造、航空设计、航空服务相关。可以说,图卢兹已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航空之城,航空产业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