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上长出“金疙瘩” ——林菇共育系统“点草成金”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5 11:33 已有: 人阅读

  眼下,正值草菇生长的高峰时节。在淤上乡石坝村,草菇种植大户杨盛兰正忙着采摘草菇,并以每斤20-25元的市场价售出。这也成为她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实现“以菌富农”。

  在杨盛兰种植草菇的农舍门前,垒了好几堆作为原料的草垛。掀开农舍门口的棚膜,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在菌床架上则摆满了一团团浸过水的秸秆。杨盛兰说,草菇一般采用室内栽培的方式进行栽培。因为草菇的生长环境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秸秆也经过水蒸气消毒,所以环境比较闷。

  进入农舍,杨盛兰便忙活起来,开始采收长成的草菇,不一会儿便满身大汗。她告诉

  “草菇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鲜’,因此,草菇一般是当天采摘当天就销售一空,有时候甚至供不应求。”杨盛兰告诉

  做草菇的重要原料便是秸秆。每年割稻谷时,杨盛兰都会把秸秆堆起来发酵,等到5月份的时候拿来做草菇。“稻谷打了,秸秆不拿来利用也是浪费,我们拿来种草菇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林菇共育”是千百年来庆元菇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模式,创造和发展了以林-菇共育技术为核心的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的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菇与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理念,是其背后的深刻哲理。

  农民将废稻草重新利用,种植草菇,秸秆绿色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又增加农民收入。昔日被农民烧掉的废稻草,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草”。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三星Galaxy Z Fold3和Z Flip 2可能会在7月推
  • 三星Galaxy A82 5G实时图像在发布前泄漏
  • Mozilla正在关闭适用于Amazon Fire TV和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