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3 11:23 已有: 人阅读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指出,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淮安市援疆工作提供了遵循。淮安审计作为援疆工作的参与者,连续多年派出审计组开展援疆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为援疆工作贡献了审计力量。 2022年是淮安第十批援疆工作收官之年,为更好地发挥援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援疆项目与资金的提质增效,近期,市审计局在对近6年淮安援助新疆七师胡杨河市资金和项目中,创新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已累计审计援助资金9.36亿元,涉及七师胡杨河市人民医院、高级中学、便民服务中心等各类项目99个,其中民生项目占比达80%。审计共发现各类问题96条,提出审计建议45条, 创新工作组织方式,形成援疆审计监督合力。近几年,淮安援疆审计坚持支援地与受援地审计“融合”,发挥七师审计局对受援地工作关系、地方环境及当地工程计量计价等比较熟悉的优势,联合协同作战,实现“1+1>2”的效果,推进了援疆审计走深走实。审计过程中坚持项目审计与资金审计相结合,将重点项目作为“点”,全部援助资金作为“面”,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方式,既突出对重点项目的审计,及时纠正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又保证审计的覆盖面,及时揭露援助资金管理使用普遍性问题。在援建项目推进过程中,淮安援疆审计组协助前方工作组对历年审计发现问题,责任到人,积极主动推动整改,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分工协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合力推进机制、档案管理机制四项机制,助推淮安援建工作高标准完成。 践行审计“三立”精神,推动淮安援疆项目与资金提质增效。援疆审计一直面临着人员少、时间紧、距离遥远等实际困难。几年间,淮安审计人员每年赴新疆进行现场审计,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白天经常要驱车几百公里到尘土飞扬的项目现场,曾经遇到风雪、地震等恶劣天气,可审计人员不畏艰险,践行审计“三立”精神,把审计使命扛在肩上,勇敢前行;晚上,审计人员还要整理资料、梳理思路,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到目前,助推淮安市99个援建项目完工97个,交付使用的项目效益明显,解决了七师胡杨河市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如,淮安投入9321万元新建七师胡杨河市人民医院、3个团场医院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和3个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投入5800万元新建七师胡杨河市污水处理厂,解决当地水污染问题;投入23981万元新建七师胡杨河市3所学校,解决当地教育难题;投入16329万元新建五五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孵化园、3.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道路等基础设施,为七师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搭建载体,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