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9 16:01 已有: 人阅读
小爱来回瞅了好几遍,发现里面有不少内容,都和咱们有密切关系。我挑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来仔细说说。 首先是医疗方面,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 实施防癌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 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我们能看到医保的保障范围、报销比例都在不断提高,虽然比不上商业险的全面,但这是国家免费给我们发的福利,也是有心了。 再来看看减税政策。个人的所得税起征点已经提高了,而且设立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 今年呢,还要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主要是企业方面。 比如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等等。 大家别以为,给企业减税不关咱们的事。企业交的税少了,负担没那么重了,咱们平时购买消费品的价格也能相应降低一些。 像小米的副总裁卢伟冰就发微博说了,国家给制造业降税了,那红米继续死磕性价比的空间又大了。 瞅瞅这热点蹭的,这彩虹屁拍的,666啊 有的税降了,有的税也就该收了,比如咱们都异常关心的房地产税。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税的表述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而在昨天的报告中,表述变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稳妥”更新为“稳步”,这其中细微的递进关系,你意会到了没? 这两次不同的表述也说明了,房地产税正在逐步进入制定程序。它的征收,能给政府带来稳定的,而且是分量足够重的新的税源。 不仅能缓解降税带来的负担,也能逐渐戒掉过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所以,它就算是会晚来,也是一定要来的。 相比房地产税的征收,大家更关心的是房价。我们可以看一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 去年反复强调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在今年的报告中已经被删除。 去掉“房住不炒”,转而强调落实城市主体责任。而城市主体责任具体是什么,报告里没有细说。 为什么不细说?我觉得,这其实是对那些放松楼市调控政策的城市行为的一种默认。比如前段时间菏泽取消限售、东莞买房两天无理由退房等。 另外,也是为“一城一策”提供实质的支持和空间。也就是说,政府现在对楼市的态度,已经不是一刀切了,而是因城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