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3 23:23 已有: 人阅读
9月19日,离岸人民币盘中大幅升值,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高达7.0604,较上日收盘价7.0952大幅升逾300点。日内离岸人民币快速拉升,从早盘9:40的7.1136一路波动上行,至下午3点左右达7.0604,其间升值幅度逾500点,随后开始有所收敛。 “资本市场的反应就是这样,快速升值,跨市场来套利。”一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对于人民币短时大幅升值,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走势 内外因素多重预期打开人民币升值空间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降息50个基点,超出了市场早先预期的25个基点。这也是美联储连续数年加息之后首次转向,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波动。 美联储宣布降息50点后,美元指数迅速走跌,半小时内跌幅达0.49%,随后有所反弹,但紧接着迎来大幅度下行。
美元指数日内走势 在美元走跌情势下,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迅速升值,当日开盘后便一路抬升,从7.1088低点升至17:30的高点7.0600,其间升幅达488点。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走势 “海外降息了,对于套利者而言,赌一波人民币资产价格反弹,海外资金顺势进来。”一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短期看,美元降息,而国内也存在降准降息预期,目前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致在7~7.2范围内波动。”美联储降息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依然坚持此前作出的判断。 针对人民币升值逻辑,邵翔告诉从内部因素看,面对海外超预期宽松,市场对国内降准降息预期也持更高期待。随着货币条件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走势也有望企稳回升,而这也支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总体看,在国外环境转变和国内经济预期综合作用之下,人民币升值空间被打开。 长期看人民币升值空间大
事实上,美元走跌已持续一段时间。 美元指数近期走势 与美元指数下跌对应的是,近期,人民币汇率掉头向上,大幅收复前期失地。7月下旬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尚在7.277上方,此后整体持续升值,如今已到7.1下方,升值幅度超1700基点。特别是近一周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1194快速升值近600基点。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近期走势 在美元资产走跌,人民币止跌反弹背景下,8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上升318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2024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数据和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近期接受夏乐说,长期较好判断,主要看中国经济表现。他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人民币升值空间大。因为过去这段时间,欧美通胀水平较高,导致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其实比他们更高。所以乐观一点看,人民币长期可能升到6。 短期看,夏乐近期认为存在不确定性,从眼下到年底,人民币汇率区间大致在7.0~7.3。目前看,年底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因素就是美联储降息和美国选举结果。 针对最新人民币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分析,人民币汇率,当前主要受两个因素牵动:一是美元走势,这会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升值或贬值;二是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决定了人民币内在升值或贬值动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分析,从降息宣布后美股美债美元走势看,这次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美元走势来体现,而这又主要取决于接下来的降息节奏。如果美联储降息节奏较快,超出市场预期,美元指数有可能跌破100,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将向7.0方向靠拢,不排除短期内回到6字头的可能。反之,若降息节奏较缓,美元指数波动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将保持基本稳定。 对于中长期走势,唐遥表示,未来三年间,人民币的波动区间可以放得更宽一点,可能维持在6.7~7.3的水平。 市场预期11月和12月美联储将继续降息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美联储降息前夕接受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此次降息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可能持续一年以上的降息周期的开始。 杨德龙分析,自去年7月份美联储第11次剧烈加息后,美国基准利率达到5.25%至5.5%的高位,并连续八次维持不变。此次美联储选择直接降息50个基点而非25个基点,显示其货币政策目标正在发生变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中提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物价和保障充分就业,因此他关注CPI数据及失业率。 7月份失业率上升至4.3%,8月份失业率为4.2%,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已发生改变。8月份美国CPI降至约2.5%,接近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2%,意味着抗击通胀已非当前主要目标,而是转向稳定增长。美联储掌握了更多经济数据后,认为美国经济增速确实有放缓迹象,因此在本次会议上,绝大多数与会者同意降息50个基点,仅一位持反对意见,建议降息25个基点。 杨德龙预计,11月份、12月份美联储可能还将分别降息25个基点,年内总计降息100个基点,明年再降息3至4次,将基准利率从5.25%至5.5%降至3%左右,有利于经济回升。此次降息后,美联储基准利率降至4.75%至5%,减轻了美国企业和居民的债务负担,市场预期11月和12月将继续降息,开启宽松周期。 美联储降息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跟随降准降息 对于国内经济,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日前在接受其次,启动首次降息后,市场焦点将转向美联储下次降息的时点和幅度,市场预期仍将在美国经济软着陆、硬着陆和不着陆之间不断切换,国际金融动荡在所难免。如果美国经济不衰退,大概率美联储不会大幅降息,美元也不会趋势性走弱。目前市场有抢跑之嫌。期待美联储降息给中国打开货币政策空间,恐会感到失望。 管涛指出,美国经济不论出现何种情形,对于中国经济均有利有弊,中国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美国经济不衰退,有可能美联储不会大幅降息,美元也不会趋势性走弱,这将继续对中国货币政策形成外部掣肘,阶段性地仍将加大中国资本外流和汇率调整的压力,但有助于稳定外需,支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有可能触发美联储大幅降息,在市场避险情绪消退后,美元将趋势性走弱,这将有助于打开中国货币政策空间,缓解中国资本外流和汇率调整的外部压力,却不利于稳定外需,影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对于中国来讲,管涛提出,要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有备无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