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5 20:46 已有: 人阅读
一周前,复星医药披露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现金出资2700万美元受让美国Kite Pharma持有的复星凯特50%的股权。 转让完成后,复星医药产业将持有复星凯特100%的股权,复星凯特获得Kite Pharma许可于区域及领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Axi-Cel及Brexu-Cel并为商业化目的而使用约定的专有技术。未来,复星凯特将更名为复星凯瑞,作为复星医药细胞治疗技术的核心平台。 今年8月,复星凯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通过医保初步形式审查。此前,由于价格原因,奕凯达连续三年无缘医保目录。 9月20日上午,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复星凯特董事长张文杰对包括在内的媒体表示,公司一直非常努力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能够尽快通过一些创新的支付模式,让更多患者能够受惠于这一治疗产品。 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宣布,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应用,目的是推动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 明确指出,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均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拟参与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满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要求,并完成相应的管理程序。 此外,还有一个讨论多年的“老线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目录上,包括复星凯特、药明巨诺、合源生物和科济药业在内的4款国产CAR-T均出现在初审药品名单中。这也使得国产CAR-T产品入医保成为今年医保谈判的重点话题。 然而,高昂的价格是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也是CAR-T产品迟迟难以进入医保目录的主要原因。张文杰也指出,由于适应症的限制和CAR-T产品高昂的价格,目前仅有2%~3%的患者能够使用CAR-T产品。因此,推动产品工艺的升级和降低药物成本及价格成为关键。在提升可及性方面,公司考虑并实施了按疗效支付的策略。 他还提到,CAR-T治疗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不一样,属于一次性治疗,但由于生产成本非常高、费用就变得很高,如何去评估一次治疗带来的治愈效果,都需要严谨的评估。总之,CAR-T产品能否进入医保是一个多方面考量的综合决定。当然,复星凯特也会积极推动可及可愈,持续推进国内首创的奕凯达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