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7 13:04 已有: 人阅读
但是一次性降50个基点仍是超出多数市场预期。毕竟,从历史纪录看,21世纪以来的三次降息50个基点,分别是2001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是为了应对科技泡沫、金融危机和百年疫情带来的危机。 此次一次降50个基点,多少折射了美联储对美国当下经济困境的基本态度,即当下过高的还贷利率水平已经令企业和政府都难以承受,比如美国国债光一年利息就约1.5万亿美元,就是美国政府难以承受之重。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一次降息50个基点同样延续了前三次是出现经济危机前兆下的美联储被动之举。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在年底前会继续降息,市场普遍预测还会降100至150个基点,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里至少还有可能一次性降50个基点甚至 75个基点或更高。再加上市场普遍对美联储明年降息100个基点的预测,一般估计,在未来一年,或将降至2.75%至3%的水平,这样才有可能让当前美国负担得以部分缓解。 近几周来,美国降息预期不断上涨,促使人民币国际需求的提升,自然产生了人民币汇率不可抑制的上涨,屡创近年来新高,9月2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07,但我仍然觉得这远远还不是高点,要知道2022年6月时是6.3左右。但是,人民币汇率如果有较大幅度的升值,会对出口企业产生额外的压力。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较强,比如新能源车、手机等附加值高的产品,越来越不再片面依赖于汇率优势。其他出口企业往往也会通过外汇套期保值来锁定人民币汇率,进而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总之,从我国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外贸的整体竞争优势。毕竟,中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年内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的可能性仍比较大 从2020年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再到2022年3月起开始激进加息,短时间内把利率目标区间从0至0.25%提高到5.25%至5.5%的水平,美元潮汐收割原理成为祸害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外部力量。 对于中国而言,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着独立性。从2021年底,中国开启降息周期,没有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起舞,既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定力,也体现了维护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稳定的大国责任感,进而使得中国经济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轮美国降息周期会降低中美利差,客观上会减缓中国货币政策的降息操作压力,也为2024年底之前中国降息降准进一步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窗口。但从经济宏观调控看,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参考系早已不再是美国的货币政策。 当然,房贷利率下降对银行而言普遍是一个痛苦的进程,极大地考验银行应对房贷利率下降的运营能力。对于决策层应该充分考量银行界、资本界与市场实际运行的综合情况,采取精准有效的刺激政策,进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的稳中求进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