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电子IPO前的小投资撬动大回报:1640万元增资拿下子公司控股

发布时间:2024-10-04 23:14 已有: 人阅读

  近日,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该企业曾于今年2月1日向港交所递表,此次为更新资料。公司此前也曾尝试在A股IPO,后撤回上市申请。

  不过,领为视觉对晶科电子的营收助力,则与股权比例变动导致的会计合并报表有关。根据招股书,领为视觉在2018年成立,原是晶科电子持股49%子公司,并未进入合并报表范围。2021年1月,领为视觉及股东间达成协议,同年9月,晶科电子以1640万元增资,持股比例变更为51%,领为视觉成为晶科电子合并报表内企业。

  招股书数据显示,领为视觉2021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间、2022年、2023年1月1日至12月4日期间收入分别是5073.2万元、3.52亿元以及6.39亿元,不到三年时间,领为视觉实现营收超10亿元。

  到2023年底,晶科电子以发行股份方式获得领为视觉剩余股权,而领为视觉的另一股东,则借此方式成为晶科电子的主要股东,也是晶科电子近一年内的新增股东。

  穿透后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星星,即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之子。

  若只是持股49%、尚未并表,领为视觉或许只能为晶科电子带来投资损益,对营业收入不会产生影响。例如在科创板招股书中,晶科电子就披露,公司2018年、2019年上半年根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分别为﹣263.57万元、﹣233.26万元。

  到2021年1月,情况有所变化。招股书披露,当年1月27日,晶科电子与耀宁科技及领为视觉订立增资协议,据此,晶科电子以1640万元的代价,认购领为视觉的新增注册资本410万元。认购后,晶科电子及耀宁科技分别持股51%及49%。港股招股书披露,2021年9月,晶科电子收购领为视觉的控股权益,并自此将其业绩合并入账。

  对此,晶科电子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自2018年成立领为视觉以来,公司已深入参与领为视觉的运营及发展。根据与耀宁科技达成的商业共识,公司决定收购领为视觉,以增强领为视觉独立于吉利系企业的运营独立性,这是领为视觉从其他汽车主机厂获得更多市场机会的必要步骤,同时也可以促进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整合,从而使领为视觉自增强的业务协同中获益。

  根据港股招股书,2021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间、2022年度、2023年度1月1日至12月4日期间,领为视觉收入分别是5073.2万元、3.52亿元以及6.39亿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合计实现营收10.42亿元;同时期净利润分别是亏损1541.3万元、亏损125.7万元以及盈利1406.6万元,合计亏损260.4万元。

  2021年至2023年,晶科电子的收入分别是13.88亿元、14.11亿元、18.58亿元,年内利润分别是7800万元、3907.1万元以及7204.3万元。因此,若没有前述2个百分点的持股比例变动,领为视觉没有进入合并报表,晶科电子部分年度收入可能会出现下滑。而由于合并入账的2021年、2022年领为视觉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若按权益法、49%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晶科电子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将增加,而2023年净利润则会相应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冲刺IPO前夕,2023年11月27日,晶科电子与耀宁科技订立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晶科电子向耀宁科技发行及配发6858.26万股股份,这才将领为视觉纳为全资所有子公司,而耀宁科技也通过此次交易,成为晶科电子主要股东之一,直接持股比例达到13.76%。

  就为何实施分步收购的原因等问题,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三星Galaxy Z Fold3和Z Flip 2可能会在7月推
  • 三星Galaxy A82 5G实时图像在发布前泄漏
  • Mozilla正在关闭适用于Amazon Fire TV和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