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后首个交易日,57只影视概念股上涨 华谊兄弟领跑,上涨1

发布时间:2024-10-09 07:11 已有: 人阅读

  2024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21.04亿元,同比下滑23%。10月8日,猫眼研究院发布的披露了这一成绩。

  同日,东方财富choice显示,影视概念板块指数上张7.29%,有57家公司股价上涨。其中,华谊兄弟股价上涨19.86%,涨幅位居整个影视概念前列,博纳影业股价上涨5.15%。

  作为全年的重要档期,今年的国庆档风波不断,先是口碑“坍塌”引发热议,又有两部电影接连撤档。最终,据上述报告,2024年国庆档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8.53亿元、3.58亿元、3.56亿元、2.14亿元、显示,2024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21.04亿元,日均票房3亿元,总观影人次为5209万,高频观影用户占比逐年回升。从票房上看,今年国庆档大盘表现不及去年同期,总票房、日均票房同比都有所下滑,分别下滑23%和12%。

  
 

  整体看,今年国庆档上映影片类型多元,总共10部影片,覆盖战争、科幻、喜剧、动作、犯罪、歌舞等多种类型。但不管是备受期待的科幻片,还是喜剧片,均未达到观众期待。

  因此,这个国庆档出现了后劲不足的情况。显示,10月1日当天出现明显的观影高峰,当日票房大盘为近3年最高,但假期第2—4天票房降幅均为近6年最高。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在预售阶段,几部影片由于有流量演员参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影片的映前热度,也让影片在上映后保持了预售阶段的领先优势。但随着影片口碑的陆续出炉,部分影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票房下滑,说明映后票房的走势依旧需要本体口碑作为支撑。

  尤其是导演陆川耗时多年打造的科幻巨作,在上映前就拉满了观众的期待,从预售到上映首日,在10部新片中遥遥领先,假期首日为大盘贡献1.7亿元票房。但随后,其口碑急剧下滑,导致票房“坍塌”,次日票房降幅达55%,到10月7日,票房只有800多万元,豆瓣评分4.2分。

  战争片则承接了的流量,实现反超,最终以8.53亿元票房成为档期冠军,该影片是导演陈凯歌“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

  此外,最初排片并不具备优势的,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在国庆档末尾接连实现逆跌,豆瓣评分达8.0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大盘热度不高的情况下,有两部电影临时撤档。10月3日,动画电影宣布改档跨年,称“档期环境竞争激烈,留给我们儿童电影的空间太小”;同一天,也宣布退出国庆档,称“电影在上映期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赖力认为:“观众对于大档期依旧存在较高的观影需求,节假日观影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习惯,但是行业需要拿出更加新颖的、优质的、经得起讨论的影片来回馈观众,这要求我们的电影不仅要兼具话题性和娱乐性,同时口碑质量还要过硬,要经得起观众的评价,甚至是批评。另外,像国庆档这样的大档期还是需要有更多的爆款作品出现,来带动市场热度和观众热情,从而助推大盘的上涨。”

  影视概念股节后首日普涨
华谊兄弟上涨19.86%,涨幅位居影视股前列

  假期结束后首个交易日,伴随着大盘提升,A股影视上市公司股价也跟随上涨。10月8日盘后,东方财富choice显示,影视概念板块指数上张7.29%,上涨股票57只,此外还有6只股票出现下跌。

  下跌影视股中包含中国电影、万达电影以及北京文化,分别下跌0.41%、1.12%和1.93%。

  此外,10月8日,部分港股影视公司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滑,其中,中国儒意下跌11.21%。

  从具体
 

  节后首个交易日,参与中金证券研报评价:“此次国庆档影片数量较多,票房表现较为均衡,头部效应减弱。渠道端院线、影投公司前五名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48.4%、27.0%,均同比有所下降。我们判断,当前影院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多份证券研报表示,高期待影片、头部影片对大盘拉动力不足是拖累国庆档票房主要原因,但也表达了对接下来电影市场票房的看好。

  从后续电影储备来看,进口片方面,IP系列电影将重映,等知名海外IP都将陆续上映;国产片方面,等一系列备受期待的影片有待定档。

  中金证券在研报中下调2024年全年大盘票房中性预测至450亿元,并建议关注2025年春节档影片定档节奏。“我们认为,优质内容供给仍为推动行业加速复苏、提振观影需求的关键要素。头部内容供给和消费者观影需求逐步回暖有望推动大盘复苏。”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三星Galaxy Z Fold3和Z Flip 2可能会在7月推
  • 三星Galaxy A82 5G实时图像在发布前泄漏
  • Mozilla正在关闭适用于Amazon Fire TV和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