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0 14:51 已有: 人阅读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叉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9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10.60万台,同比增长6.06%。其中国内销量6.28万台,同比下降5.32%;出口量4.32万台,同比增长28.5%。 10月16日,东吴证券研报称,叉车行业景气度、电动化转型进展与宏观经济活跃度,制造业、物流业景气度直接挂钩。受下游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小车需求逐步消化的影响,内销增速继续承压:9月PMI为49.8%,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物流业景气指数52.4%,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保持在景气区间;仓储指数49.8%,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已经IPO过会的中力股份在邮件中回复杭叉集团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和。其中,后者投资项目拟在泰国购置土地,新建生产车间和办公楼,前期打造具备平衡重式叉车、高空作业平台的制造及锂电池组装功能,初步形成年产万台含平衡重式叉车、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生产能力。 另据中力股份邮件回复,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BIG JOE、EP、iMOW阿母3个品牌,其中BIG JOE品牌早于1968年在加拿大注册,又先后在德、英、澳、法、美、新等多个国家、地区取得注册商标,属于境外本土品牌,在美国主要定位中高端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认可度。
据东吴证券研报,2024上半年,叉车板块业绩维持稳健增长。收入端,受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大车需求减少,增速放缓,利润端,受益高毛利率海外业务、电车占比提升,增速显著强于营收。 叉车行业需求主要中力股份也表示,以叉车为代表的工业车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如制造业、物流搬运、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目前,全球正处于物流行业发展上升期,对物流装备的需求呈现出差异化、规模化、清洁化的趋势。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及物流效率提升的需要,未来,工业车辆的市场需求将会稳步上升。 中力股份方面分析称,对于全球的基建需求,红海主要存在于市场饱和、竞争加剧以及技术、人才挑战凸显的传统基建领域;而蓝海则出现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绿色基建兴起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国合作新机遇中。在物流需求层面,跨境物流则是新的蓝海市场。 东吴证券研报也提到,短期来看,行业国内景气磨底,70万台年销量基本均为存量更新需求;海外经销商库存处于消化期,行业新签订单增速已下滑1年有余,二季度龙头丰田、凯傲在手订单环比回升约9%,反映库存消化,新订单边际改善。今年下半年,国内原材料价格仍低位震荡,且海外收入增长,占比被动提升,叉车企业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中长期来看,国内外锂电化率提升仍有空间,2023年国内、海外锂电化率分别为19%、13%,提升空间广阔。测算美国市场占全球销量、规模比重分别约12%、18%,且对电车诉求弱于核心市场欧洲,双龙头美国收入占比不足10%,实际影响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