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2 18:32 已有: 人阅读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上提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证监会也于随后回应称,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政策东风之下,多家上市企业相继发布公告称将披露筹划发行GDR并赴海外上市事项。有观点认为,近期多家公司接连发行GDR,显示了我国在资本市场层面改革发展的决心,也被市场视为A股新一轮互联互通开放与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共有5次中资企业发行GDR案例:长江电力于2020年发行沪伦通GDR 并于伦交所上市,总募集资金约20.11亿美元,是中国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GDR发行。华泰证券、中国太保、国投电力发行沪伦通GDR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海尔智家发行GDR并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与此前不同的是,多家企业此次均选择了瑞士证券交易所。“瑞士是一个永久中立的经济体,总体来说,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稳定,瑞士法郎汇率也比较稳定,这对于发行人的估值,包括市值持续稳定都很有利。”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表示。 赴海外上市,对于提升我国锂电企业国际影响力亦有所助益。 据SNE 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各国注册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同比大增102.18%。其中,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4.5GWh,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超过52%。
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当前中国锂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国内装机量前两位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例,两家企业2021年海外装机量分别仅占全球装机总量的16.74%和4.71%。因此,开拓海外市场也是中国锂电池企业们眼下的重点工作之一。 国轩高科在公告中就表示,将充分利用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有利契机,提升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保障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际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签订产品销售订单,逐步构建全球市场体系,本次GDR发行上市将有利于扩大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 事实上,国轩高科在海外设厂的规划已初步展开。2021年,国轩高科宣布在欧洲和美国投资建厂规划,计划收购博世集团位于德国哥廷根的工厂,建立其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生产运营基地。未来,国轩高科计划在欧洲、北美、亚洲等海外市场加大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和配套产业建设,建设新一代动力电池生产线。 同时,国轩高科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也在逐年上升。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地区营收分别为0.22亿元、1.59亿元、1.6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0.45%、2.36%、4.74%。 不仅锂电池企业,上游产业链公司同样亟需拓宽业务版图。科达制造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拟境外上市旨在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其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达41.16亿元,占比42.01%。 杉杉股份亦表示,通过赴瑞士上市,公司希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对接,提升公司的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此外,杉杉还可以引入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进一步优化杉杉股权结构。 有观点认为,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新能源产业链一直都是吸金重地,企业若想跻身头部阵营,拥抱资本市场、寻找更多融资渠道是必经之路。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不断激增,锂电池迎来快速增量,未来赴海外上市热潮或将会持续甚至愈发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