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车主因眼睛小被辅助驾驶误判为开车睡觉,何小鹏亲自回应

发布时间:2022-07-27 23:01 已有: 人阅读

  在小鹏汽车回应微博名为“DerekTLM”的博主之后,蔚来也连夜成立研究小组,专门以微博名为“常岩CY”的博主为研究对象,以对小眼睛车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优化。

  车载DMS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据红星新闻,车载DMS主要是对驾驶进行疲劳、分神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测。当出现异常驾驶行为时,实时警报和上传。

  目前的主流感知方案是视觉感知为主,其它信息为辅。例如在方向盘、A柱或内后视镜上安装摄像头,来监测驾驶员的状态。红外摄像头和红外补光灯可在夜间甚至驾驶员戴墨镜时有效检测驾驶员状态。

  当前主流的方式多以通过单一视觉对驾驶员面部特征抓取以进行判断。通过驾驶员面部特征将眼睛睁闭程度、嘴巴张合程度进行量化指标的分级,从而进行驾驶员疲劳驾驶与分神驾驶的判断。再搭配上检测驾驶员手部是否放在方向盘上的扭矩传感器和电容式HOD传感器,以及车辆状态参数融合检测。

  有业内人士指出,“DMS的算法有一套判断规则,其中之一是根据眼睛闭合到一定程度的时间比例,当闭合多的时候就判断为瞌睡。但这套方法对小眼睛司机无效,这也是这位汽车博主总是被DMS判定为疲劳驾驶的原因。当前没有行业统一的量化指标与判断标准,而是DMS供应商和车企自己标注与判断。”

  车载DMS应用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标配有DMS的中国乘用车新车上险量为54.33万辆,搭载率为2.66%,但同比增速达228.87%。随着3D成像、光学镜头、红外摄像等视觉技术,以及AI算法的广泛应用,DMS功能在辅助驾驶行业的发展助推下,实现持续的增长。

  亿欧汽车分析师李浩诚指出,随着整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L2+及以上的高等级智能驾驶功能加速上车。当前“人机共驾”阶段,疲劳驾驶、驾驶分神、激进驾驶等主观因素已经成为公路事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37%。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人机共驾阶段”大多数驾驶操作还是需要驾驶员亲自完成,因此确保驾驶员可以随时接管车辆便成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解决方案,这也正是DMS功能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已经有部分AI算法企业在尝试将车载DMS与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以及智能交互功能的融合。中科创达创始人赵鸿飞认为,“车载DMS应该成为座舱域、自驾域、车控域以及人机交互的策略中枢。”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三星Galaxy Z Fold3和Z Flip 2可能会在7月推
  • 三星Galaxy A82 5G实时图像在发布前泄漏
  • Mozilla正在关闭适用于Amazon Fire TV和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