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2 20:49 已有: 人阅读
话接受 车振明进一步说道:“任何菜肴旧的不如新鲜的,餐饮业永远都不会被替代。预制菜企业要有工业化、产业链思维,真正的预制菜是追求大单品,就像调味品一样,并不是一个企业油盐酱醋全部都生产。预制菜企业应做大做精,而不是追求要做一大桌菜。”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在接受 四川预制菜拥有先天优势 川菜作为中国的一大菜系,让四川发展预制菜产业在国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显示,川菜正餐市场约5000亿元。火锅是所有中式餐厅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川菜在所有品类中排名第二。 车振明分析道:“第一,四川有川菜的文化底蕴,这是先天非常大的优势;第二,四川是生猪、蔬菜、笋类大省,有原料优势;第三,四川还是调味品大省,有以郫县豆瓣为代表的川菜系列调味品,以火锅底料为代表的鱼调料、回锅肉调料等。” 对此,于凤龙亦表示,四川有很多做预制菜辅助食材的企业,这种产业集群在预制菜的生产体系中的优势更强。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湖南、河南三省分别出栏生猪6315万、6122万和5802万头,位列全国前三;2020年四川蔬菜产量达到4813.4万吨,处于全国前四。此外,四川拥有新希望、郫县豆瓣、天味食品等众多产业链企业。 截至目前,四川预制菜生产企业近700家,2021年实现产值约7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四川预制菜产业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左右。 朱丹蓬表示:“经过我们跟踪分析总结后发现,川渝、湖南菜在预制菜中的参与度是最高的,口感色香味的还原度也是最高的。所以对于川菜未来在整个预制菜赛道我们是相当看好。依托川菜、川调、川酒以及川预制菜,我觉得整个四川的食品产业应该迎来了新一波的增长引擎。” 2017年,四川曾编制“四川省川菜工业化产业技术路线年,为了解决川菜“无法标准化、门店品质不统一”等问题,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推动川菜餐饮企业“走出去”,鼓励川菜原辅料企业对标国际标准,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