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5 21:30 已有: 人阅读
美国人口普查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6月(上半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出口达到1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记录增长了15%。这超过了2018年和2019年的全年总额,当时中国基本避开了美国商品,价格也很低。大豆占今年上半年对中国出口价值的29%,玉米占18%,棉花占11%,高粱占9%。 2021年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2022年一开始的价格更加陡峭。2022年上半年,美国玉米对中国的出口成本比去年上半年高21%,大豆高23%,棉花高34%。2022年上半年运往中国的970万吨美国玉米比去年下降24%,尽管在任何其他年份都会是迄今为止的全年记录。上半年大豆出口量为880万吨,同比增长15%,棉花出货量为80万吨,同比增长高达71%。但这是在2021年底对中国的出口大大减弱之后,可能是由于高价格、饲料部门的需求放缓和经济活动放缓的综合影响。本销售年度美国对中国的玉米、大豆和棉花出口低于上一年度的水平。 截至6月,9月1日开始的2021-22营销年度,玉米和大豆运往中国的数量分别下降33%和20%。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棉花发货量下降了10%。最近几周,中国在购买2022-23年度的美国玉米、大豆和棉花方面一直比较平静,不过周四有未经证实的传言称有更多的豆类购买。中国通常在每年8月加大新作物大豆的预订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生产国,尽管四年前当严重的疾病在其猪群中蔓延时,它不得不转向美国供应。然而,这种贸易流量在2020年达到顶峰,2022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的猪肉运输量同比暴跌53%,至46.03万吨。 中国对美国牛肉越来越感兴趣,取代了一些猪肉的损失,因为2022年上半年的出口量比2021年上半年猛增49%。美国牛肉和牛肉制品上半年对中国的出口量为12.05万吨,价值超过10亿美元,是当年仅次于大豆、玉米、棉花和高粱的第五大项目。这使得中国成为2022年迄今为止美国牛肉的第三大目的地,仅次于日本和韩国。 |